5月14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一团走进了泉州这样一家博物馆——中国首座以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便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创建于1959年,2008年5月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泉州海交馆共分为两个场馆,一是设在泉州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其镇馆之宝是一艘宋代海船。于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出土,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泉州海交馆的第二个场馆是1991年2月落成的东湖新馆。东湖新馆共两层楼,四个展厅,分别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中国舟船世界”,以及“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
泉州,古称刺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东海之滨的福建人就善于造舟。因此福建人广泛进行海事活动。泉州的海上对外贸易则起源于南朝,发展于唐朝,至宋朝时空前繁荣,泉州这个古时的刺桐港,甚至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东方第一大港之名相匹配的赞誉还有一个,即“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2至14世纪,作为世界性经济文化重心的泉州的荣耀,而今可以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找到见证。
10-14世纪,随着海洋交通的发展和海洋贸易的繁荣,泉州(刺桐)成为当时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汇中心。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等,在泉州享有经商和信仰的自由,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带来了不同的宗教文化,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这也是在古城区可以接连见到关岳庙、清真寺、基督教堂等信仰不同却彼此包容和谐的原因。
宗教石刻馆陈列有古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这也成为了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这个孔雀绿釉大瓶系波斯(现伊朗一带)的产品。高75厘米,具有敛口、矮颈、广腹、小底、状如橄榄的特点。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陶瓶肩颈部的耳(环形系)。
该瓶于唐五代传入中国,自福州刘华(930年)墓出土,一共出土三件,另外两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福建省博物馆,反映了当时中外贸易交流史的繁荣。
宋元时期,泉州对外海上贸易文明迅猛发展,使它在一跃而成“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作为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最佳注脚,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了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及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让人们重温了那片蔚蓝色的记忆。
注:刘华是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原配夫人,她的丈夫王延钧在公元933年称帝后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闽国前两代君主王审知、王延翰皆未称帝,所以王延钧称得上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