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马达加斯加独立反腐败局(Bianco)的成立标志着反腐行动的启动。然而,20年后,这场对抗腐败的战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依然难以令人信服。
成效不彰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反腐败行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政府展示了坚定的政治意愿,制定了相关法律框架,并部署了多个反腐机构,但实际效果与期望仍有差距。
昨天,Bianco局长加比·内斯特·拉扎卡马南楚阿(Gaby Nestor Razakamanantsoa)在安布希鲍(Ambohibao)对他上任百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这一天恰逢Bianco成立20周年纪念日。2004年12月17日,Bianco总部在安布希鲍正式启用,标志着马达加斯加反腐行动的启动。
然而,时至今日,反腐行动在国内外仍未能树立广泛信任。2015-2025年反腐战略评估报告指出,公众对有效打击腐败和终结有罪不罚的信心仍然较低。
大案与小案
Bianco的职责是与金融情报局(Samifin)和反腐枢纽(PAC)一起,共同打击腐败。然而,除了惩治腐败,Bianco还肩负了公民教育和预防腐败的任务。然而,这些方面的结果同样差强人意。
例如,交通运输业中常见的贿赂行为,以及一些公共服务部门要求额外费用的现象表明,腐败仍然猖獗。惩罚措施未能起到震慑作用,而教育和预防措施也未能显现成效。尽管如此,公民对举报腐败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尽管大多数举报仍是匿名的。
昨日会议上提到,马达加斯加在腐败感知指数(CPI)中的排名和评分长期停滞不前。Bianco局长解释称,CPI的评估对象包括银行业者、经济运营者、国际合作伙伴和非政府组织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CPI反映了对反对大规模腐败行动效果和效率的感知。然而,Bianco仅拥有71名调查员,覆盖全国范围,这使得打击街头小额腐败几乎不可能。公众期望Bianco能够集中力量打击涉及大规模腐败的案件,因为这些案件对公共财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阻碍与挑战
20年来,Bianco和其他反腐机构难以追查“大鱼”的现象屡见不鲜。局长拉扎卡马南楚阿指出,在法律上找到足够证据证明腐败行为的存在是一项重大挑战。许多时候,缺乏能够直接指控“大鱼”的具体事实。
此外,宪法赋予高级官员的司法特权,即使在其离职后仍然有效,这也为Bianco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一些职业团体享有的特殊法律地位也成为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腐败不仅局限于公共部门,私人领域同样受到侵蚀,许多私人机构涉嫌与公共行政部门共同参与大规模腐败行为或相关罪行。
在Bianco成立20周年之际,一项新的反腐战略正在制定中。这项战略将为未来十年的反腐斗争提供方向指引。至于这份新文件能否充分利用自2004年以来的经验教训,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