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日报 中国新闻 行走中国•甘肃|“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孕育出多彩民族文化

行走中国•甘肃|“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孕育出多彩民族文化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公园,海外华媒一行观看了玛曲非遗弹唱和格萨尔说唱。

玛曲龙头琴弹唱,是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曲艺曲种。龙头琴,藏语称“东令”,来源于古代藏区的扎年琴, 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的集唱、念、弹、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

玛曲龙头琴弹唱主要分布于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各乡镇,并流布于四川、青海等地的藏区。

清乾隆年间,安多藏区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清末第四世嘉木样大师创作了大量的词曲,在安多藏区民间逐渐开 始了传播。随后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特殊的历史环境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据介绍,玛曲龙头琴弹唱在艺术表现上有四个基本点 : 一是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其说唱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内容既涉及历史,又含有人文、日常等;表演有词、有唱、有舞。 二是正规性和随意性。既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又可随时随地弹唱。三是民众性。现如今,玛曲龙头琴弹唱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玛曲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四是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弹唱是表演和演唱相结合,弹唱者可站可坐,不受拘束。

玛曲龙头琴弹唱是格萨尔王史书传承和发扬载体。玛曲县是格萨尔王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史诗里上百次地提到玛麦玉龙松多这个地名。格萨尔说唱在玛曲地区流传最为广泛,其说唱以“说”和“唱”为表演的一人坐唱形式,用藏语唱、白。说唱时有的用当地民歌曲调演唱,有的用龙头琴自弹自唱,唱词文体散韵相见,艺人说唱时琅琅上口、回环曲折、曲调多样、巧妙呼应的旋律令人跌宕起伏、起落有序、回味无穷。

玛曲是“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纯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却孕育出了诸如藏族民歌弹唱、格萨尔说唱、牛角琴演奏、藏鹰笛演奏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令海外华媒赞叹不已。格萨尔说唱的长期流传,也表达了藏族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据悉,近年来,该县正积极采用拍摄非遗宣传片、数字化整理非遗档案、非遗传承人线上教学等方式,让草原上的说唱内容得以永久保存,并依托网络平台让非遗走近年轻人,使濒危的非遗项目能够得到数字化抢救的同时收获更多青年爱好者、传承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非日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friquedaily.com/cn/441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